前几年,全国轰隆轰隆的楹联之校、楹联之乡、楹联之县、楹联之市,为何与国内最大楹联博物馆擦肩而过?或者说是绕道而行?
盛况空前
2013年5月15日,首家经湖北省文物局正式批准成立的、全国第二家、民办全国最大楹联博物馆------湖北南郡楹联博物馆,在荆州开馆,是楹联文化建设的大事,楹联界的喜事,填补了楹联文化馆藏的空白。
国内楹联名家等100余领导嘉宾莅临名城荆州,同贺。馆藏古今名联近3000副,木匾,木屏,楹联书籍万余册,还有许多民俗文化实物等。
该馆开馆,得到中国楹联学会、省文化厅、民政厅、省文联、荆州市等领导大力支持。原湖北省人大副主任朱纯宣,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阚成富,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郭省非,省楹联学会会长潘涛等出席庆典,并致辞,敬佩馆长陈昆的贡献和精神。
文化是民族的灵魂、血脉、精神家园。楹联是民族文化的瑰宝,有深厚的群众基础,广泛的实用性,在人民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
该馆可成为发掘、整理、收藏楹联文化的重要场所,开展楹联文化培训、教育、研究的重要基地。可共同打造湖北楹联文化创业园,为把湖北建设成文化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苦步
陈昆,农民,瓦匠,小工头,医药公司老板,在沙市荆州开有好几家大门面“大药房”。
陈昆属于农民青年苦创者。有知识,有头脑,有远见,曾在北京闯荡几年,讲学,讲座。
苦搜
楹联博物馆所有物件,古老,有价值。全都来自荆楚大地: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,古村庄、古祠堂、古寺庙等。每一件都价值高昂。
改革开放以后,人们基本解决温饱以后,释放出奔跑飞跃的热情,要建设一个新世界,于是开始大拆,大建……
陈昆看到,敏感地意识到兴旺潮流中,不可阻挡的文化破损,丢失,先进的文化青年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。那时没有微信,他就在乡村奔走,打听,讲价,预定,守候,风餐露宿,风雨兼程……
陈昆为中华文化在捡拾一粒粒珍珠宝贝,在抢救弃之如敝屣、如草芥的瑰宝啊。你想,一副木雕楹联几米高,单个放在哪里,都无法保存,有的干脆就劈了,就烧了,就毁了。
陈昆应该算是中国楹联收藏第一功臣。
苦搬
这些东西,都出高价,收购,堆金积玉,堆积如山,时刻照护; 再请车,从全国各地搬运回来,人力,物力,操心,劳神。
最开始在荆州火车站附近租屋。后来,火车站兴建,他又搬到川店镇一所废弃的学校里。
苦盼
<<人民日报>>曾长篇报道此事。
我第一次去,是在市“关工委”当文书,潘言成领队。那天,官最大的市委宣传部长王守卫,还有市人大副主任、市对外友好协会主席孙贤坤等。席间,诗人书法家张辉光给我敬酒,说,守卫,这是我儿子张楚的老师;王守卫部长同时举杯给我敬酒。
第二次。第三次。全是跟着名人和大人物。
第五次是,陈昆聘我当顾问,发证书,说给工资。我知道他实底艰难,耗费了他毕生的积累,价值过亿,可那时已穷得叮当响了,当时就干脆明说,不要。
我既不是政治家,又不是外交家,也不是社会活动家,我没有能力助他一臂之力呀。我的很多朋友,都是他的朋友,随便选择其中一个,共谋大事,可顶天立地,手眼通天,都会运筹帷幄,纵横捭阖,翻云覆雨,兴旺发达无比。可可可,可能是我太忠厚诚实,对穷途潦倒之友不离不弃,而遮拦了他远望择友的慧眼吧。
占了茅坑,却拉不出屎来,我有罪呀。于是想着,总要帮他做丁点儿事啊。于是,我多方电话,把陈昆请到荆州日报社,谈。总编、副总编,叶俊、曹歌、柳红霞等,阵容庞大,整齐。那时,正是荆州市创“楹联之市”热气腾腾如火如荼时候。我高兴,庆幸,陈昆可上高速公路啦!
谈判,结束,双方皆大欢喜。事后,却没有任何消息……(肖炎方)
儒经网"华商走世界"线上线下交流平台,战略合作单位: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;西湖书院; 联系人:黄女士 微信号:17364845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