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春晚有两个大钱戏:《老沈还钱》《发红包》。虽然主题迥异,前者批评,后者歌颂,但都直扣心扉,直击心底。
反映社会的焦点
在全国人民大喜大庆歌舞升平的央视春晚,演出这样一场小品批评剧,跳出纯粹赞美,使之内容丰富多彩,五味齐全,杂呈;既能看到我们民族的光明美好,又能啄出我们肌体的病虫毒害,可使之更加健康。亦可见总导的勇气慧眼和胸怀。
《老沈还钱》是现实生活中最真实,最棘手,最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,可谓“社会焦点”。
暴露人性的丑恶点
人人皆知“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;有借不还,难上加难。”“亲戚不共财,共财两不来。”社会在发展进步,人性的丑陋丑恶,也在发展恶化。由亲戚邻居,发展到同学朋友网友;普遍出现“荣辱感”丧失,错位----“借钱容易讨钱难”。
过去欠债是丑事,发展恶化到不知羞耻,甚至倒过来了,欠一屁股债,还公然在众债主面前穿金戴银,炫美,炫富,炫新欢;结果是欠债成了爷,债主讨钱却成了孙。他们欠债,竟吃得好,喝得好,玩得好,住得好,比要债的还有味,还风光,还要狠。迎面在街上碰见,没有主动示好,更没有丝毫歉意,没有半点愧疚;当债主提出要钱时,两三句后,欠债者昂首阔步,大言不惭,公然大声说:你去告我啦!……于是,有债主最后懒得要了,自我宽慰,一笔勾销,不了了之。
现代人们晨语早安晚安心灵鸡汤,全都在劝善,向善,而忽视了前些年曾经砺行的类似的《八荣八耻》,导致沉渣泛起,几颗老鼠屎,坏了全社会香甜美味大锅粥,引起潜滋暗长: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“防”得有钱不敢借,好心不敢帮,以至于让人错觉:世态炎凉,世风日下。
映衬民族最美点
你看小品那讨债的,颤颤巍巍,两人结伴,壮胆;可进了门,却无从说起。又相互提醒,相互鼓励,还是羞于启齿。看欠债人假装的痛苦,觉得可怜,就去关心他,疼爱他,反责自己,又准备再借钱给他,帮助他……
这是中华民族善良的本能啊,典型代表啊。他们不知善良要有底线,不然,就会被利用,被欺骗,甚至被欺负;他们只知代代相传:忠义善良。就跟小康富裕滋生了“富贵病”一样,广大善良美好也滋生了老沈“老癞”。
呼唤道德法律临界点
题目《老沈还钱》,实际是《老沈癞钱》。“老癞”虽已被提到国家政府管控的程序,但那是大“老癞”,被限制飞机火车出行“黑名单”;然而,现实中该还有多少个小“老癞”呀。
现在,仅靠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”;因为法律不够健全,显得苍白无力,道德品质低下者便可以肆意横行妄为。道德本可以辅助法律,弃恶从善。但惩恶扬善,不仅仅只是劝,也不应仅仅只是道德的范畴。(肖炎方)
肖炎方: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高级教师退休,省作协会员,沙市区意见领袖。入列<<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>><<中学名师辞典>>。现被儒家经济文化网标榜为主页名人、专栏作家、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政治评论家。在人民网、儒经网、荆楚网、红网和几十种报刊发表散文、随笔、评论几千篇。辅导本班学生在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种报刊发表顶峰1年发表超过100篇。全国新世纪作文大赛第13届专家评审委员。《再评杨修之死》人教社当期印为要目外文目录,发行百多个国家。发表中篇小说<<七处架火八处烧>>等。批评全国、湖北、安徽高考作文命题,被列为高中语文篇目索引。多篇被收入国家文库、中国知网、中国图书网、中国期刊网、人和网、人人文库网、中华活页文选等。参编<<高考作文戏剧性表达例说>>《作文辞典》等几十种。著有<<荆楚风情往事>>等。<<三八之力可能不止半边天>>阅读量784万,<<问责新机制让庸官混不下去>> 达5千万,<<润物无声的五毛钱仪式感>>超5.6亿。<<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须改正>>改正了央视一个两会专栏。在人民网向全国首倡<<现代化旁请暂缓留盲道>>《绿皮火车应适当改进》。<<乡音还能活多久>><<上海高考作文:理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任性>>等多篇被人民网精荐置顶。《美抵制北京冬奥自取三辱》《从难民看欧美道德文明》被网友读者誉为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具阅读价值的文章。
儒经网"华商走世界"线上线下交流平台,战略合作单位: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;西湖书院; 联系人:黄女士 微信号:17364845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