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肖炎方
江陵古称“纪南”“郢”,现称荆州,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。春秋时,江陵就是中国南方最大最繁华都会、楚文化中心。三国文化、园林文化、民俗文化、诗文化、宰相文化、水文化,处处是文化。城内除了古老的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以外,30多年前,今人又将小街小巷的大块墙壁粉刷涂抹,描绘出五彩缤纷的画面,为文化名城再添文化。
楚辞巷
踱进古城新东门,往右,溜上荆南路,一步一回头地走过碑苑大门,就走进了博大精深的“楚辞巷”。缓缓往北,右边字画相间,左边是背景阔大雄浑粗犷的水墨画。屈子长须飘飘,目光炯炯,世界文化名人正神情凝重地望着你,深思着他的“合纵”策略,吟诵着他美好的江汉《橘颂》。“合纵”联盟解体,他被驱出郢城,立于烟波浩淼的江水边,愤愤而作《离骚》: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再次放逐,听到郢都沦陷的消息,悲痛欲绝,写下深沉痛楚的《哀郢》……连绵不断的画面对着连绵不断的诗文,诗画相映生辉,与君一面谈,胜读十念书。瑰丽富豪的楚文化就浓缩在这条一百多米的小巷里,延伸到张居正古街。
民俗节巷
荆东路上仰望了高耸的电视塔,就拐进荆楚民俗巷。民俗节按一年内的先后顺序排列:春节、人生节、元宵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等。荆楚人民在这些节日里的风俗习惯、人事活动都被写意画画得栩栩如生,历历在目。
春节版面最大,篇幅最长。人生节是正月初七,大人们早早起床,迎着红红的太阳,用盆子网着放鞭炮,小孩们在门前的稻场上比赛着打得螺,比赛着滚铁圈。那是我们儿时的乐事。这些早已不兴了,城乡孩子早已泡网巴,刷手机,日新月异,都有了新玩艺。除了人生节仅为楚人所有之外,其他民俗已为全球华人所共有。如此看来,楚文化在很大范围和很深程度上发展丰富和贡献了中华文化。
窃以为,这所有欢乐场面喜庆气氛里,几乎看不到开怀大笑喜笑颜开的神情,最多只有抿嘴而笑。古楚人不是这样的呀?他们开朗,大方,豪爽,勇敢,曾有楚蛮子之号称。画面是否多了秀气,却少了喜气、豪气?
诗画巷
过了花台向北,拐进比巷稍大的“通会桥路”,这里全是咏荆州的诗词。字体有篆书、魏碑、隶书、楷书、草书,还有插图,人、物、花草、鸟兽,图文并茂。文面有大小,方形,长形,还有扇形,异彩纷呈。诗词筛选都是各朝各代的名家名篇,共同吟诵荆州的历、文化、风土人情和荆州的无限辉煌。
科学巷
江陵中学旁边有条“育才巷”,巷里全是平板大理墨石雕刻的蔡伦、祖冲之、黄道婆等光照环宇的中国古代科学家。另一面则是外国鼎鼎大名的科学家。荆州人委屈了自家的唐代岑参一家“三岑”、明代“三袁”等,而在非常有限的版壁中,劈出整整一版供奉外国科学家,而且选料质地上乘和雕刻工艺精致。可见荆州人之理性,之大度,更见荆州人崇尚文化与崇尚科学并重,炫耀自家时,更懂科学的世界性和吸纳的重要性。
三国故事巷
十字街向北部分叫“三义街”,两边的大幅水墨画面绘画着三国故事,浓墨重彩,运笔大刀阔斧,泼墨酣畅淋漓。其中桃园三结义、三英战吕布、火烧赤壁、火烧连营八百里等都是人们烂熟于心的故事。
荆楚典故巷
向西直走荆中路,再往西一点点,向南拐进“文庙巷”里,去翻画卷。画面均用荆楚典故题名:“筚路蓝缕”“毛遂自荐”“伯乐识马”“问鼎中原”“百步穿杨”“一鸣惊人”“泽畔行吟”“金石为开”等。
其实,在我所知道的荆楚典故里,还有“刻舟求剑”“晏子使楚”等丑化楚人的,我们都回避了。不知是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蛮很蠢,还是作者有意歪曲。但无论怎样,书籍和故事流传了几千年,我们今人却站位太低,仍站在古楚人角度,不敢或不愿面对,不敢像法国人塑“巴黎蜡像馆”一样,让后人参观时刻不忘自己被德国人战败的耻辱。
古城简史
“禹划九州,始有荆州。”从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“纪南城”起,先后有六个朝代、34位帝王在此建都长达515年;从“天下第一循吏”孙叔敖,到明朝首辅张居正,从荆州共走出138位宰相;所以被号称为书本“半城宰相半城诗”。
江陵城墙始建于2600多年前的周历王时期,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、跨越朝代最多,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古城垣。特别珍贵的是,小北门内还有一段糯米浆浇灌的城墙,现已搭建保护设置。现存城墙为明清两代重建。城墙依地势而高下,顺湖池而迂回……
价值意义上述文化小巷,以最少投资,为古城扩内涵,增品味,拓视野,像古树新枝,靓出别样绚丽的风采。
天天早晚散步,我都游览其间,观风景,触肌肤,吮文化,淌在楚文化血脉中,穿行在荆州历史文化根须里……
向祖先致敬!
向城市发展的创意者构想者致敬!
向具体操作的书画艺术家致敬!
儒经网"华商走世界"线上线下交流平台,战略合作单位: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;西湖书院; 联系人:黄女士 微信号:173648453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