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靖州锹里苗乡侗寨,当客人进入寨子前,必须要经受拦门酒的考验,我曾写了《拦门酒,苗乡侗寨最古老最隆重的迎宾之道》一文作详细介绍,这是苗侗同胞热情好客的具体表现。 做客苗乡侗寨,整个村寨里每天都是欢天喜地、开开心心的,总有喝不下的酒、唱不尽的
请喝一碗拦门酒,醉了斜阳,醉了故乡。 前段时间去绥宁县拜访苗族著名青年歌手阿苗千千,她送了个人专辑给我,近段时间,经常抽空听歌,被她美妙的歌声深深吸引,陶醉在浓浓的民族风情之中。对于爱喝两杯酒的我来说,尤为喜欢这曲《苗家拦门酒》! 《苗家拦
话说有一对青年男女热恋并结婚了,生活虽不富裕,但过得还算安逸。但他们比较好面子,总觉得周围的人看不起自己。 夫妻俩都想过上高品质的生活,发誓要活出一个样子给大家看看。于是,他们拼命赚钱,省吃俭用,终于贷款买上了豪华的海景别墅。为了安全,养了
有人说,民族文化是一首浪漫多情的朦胧诗,在使您刺激冲动的同时,还带来一种迷离的神秘感;也有人说,民族文化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情画,在使您享受多姿多彩生活的同时,还带来无尽的震撼和回味。 当今社会,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,追求也越来越多,对于整
1999年初,龙津桥再次动工重修,同年11月7日竣工,总投资606万元。修复后的龙津风雨桥全长246.7米,宽12.2米,亭最高处达17.99米,为当今世界第一大风雨桥。 通道普修桥,坐落在该县西南10公里的黄土乡坪坦河上。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,后毁于洪水,清嘉庆八年
等到风平浪静后,听到对面河滩上传来女人的呼唤声。布卡一看,正是自己的妻子,便叫上几个人一起游水过去。 培冠对布卡说:多亏花龙搭救啊!大家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,都很感激花龙。这时,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,还不时回身向人们频频点头。 这件事一传十,十
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,全系木料凿榫衔接,横穿竖插,结构分明。棚顶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,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,所以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,横跨溪河,傲立苍穹,虽经风吹雨打、日晒雨淋,仍然坚不可摧、岿然不动,实在叹为观止、令人称奇! 风雨桥
在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地区,随处可见别具一格、特色鲜明的风雨桥,它们和青山绿水相得益彰、相映成趣、融为一体,组成了一幅幅秀美的风俗画卷。 作为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,我对风雨桥再熟悉不过了,总是念念不忘、津津乐道,在向外地人介绍起风雨桥时,常常眉
穿过风雨桥,沿着河岸走往东走,再从一座现代桥走回来,就来到了万和鼓楼群。这里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侗族标志性建筑鼓楼群,宽阔的鼓楼广场也是芷江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。 万和鼓楼建于2005年,由中心芦笙楼、琵琶楼、地筒楼与两个对歌楼五个鼓楼组成,
就怀化而言,旅游资源最为丰富、开发得最好的,我觉得当属芷江侗族自治县。芷江,因为风情浓郁、文化厚重、风光迤逦,成为了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 一生要去的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,更由于 芷江受降这一重大抗日战争事件而震古烁今、驰名中外。 在白天品读历史
四季轮回,又到秋天。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季节,有着五味俱全的多重意境。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诗词中,有关写秋天的经典句子数不胜数 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(王维《山居秋暝》); 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(王勃《滕王阁序》); 万里悲秋常
今天,就不再复述活动的精彩和过程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举办芦笙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就是为了给亲朋好友相聚搭建一个平台,去看芦笙,实际上就是走亲戚。 在新街的亲戚非常多,我的四姨妈就嫁在这里,可惜多年前已去世。舅妈、岳母、老婆嫂嫂的娘家全是新街的
在苗乡侗寨,家人的感情一般都是深埋心底,不会表达出来的。我们所受到的待遇,哪里像是自家人相处的礼数? 而且,随着父亲去世多年,母亲与我们一起常年在外漂泊,我们已无家可归。亲人,已成为客人;回家,便成了走亲戚! 每次回家,我们就像去走亲戚,每
因是音乐人,那天晚上的晚餐安排在阿苗千千民族艺术馆,阿苗千千说这是家宴。她除了自己深情送上一曲民族歌曲外,还喊了当地的苗族山歌师傅、侗族琵琶手以及在大城市里唱流行歌曲的知名歌手前来助兴,让我们大饱眼福、大呼过瘾,享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盛
锦屏也是少数民族地区,以苗侗为主,风俗习惯与靖州大同小异。原本历史上锦屏就属于靖州管辖,锹里地区四十八寨其中有二十四寨都在锦屏县和天柱县境内。 所以,喝得尽兴,情到深处时,大舅佬便要我领头唱苗族歌鼟与民同乐。锦屏那边的亲戚虽然听不懂,但也有
久而久之,一些常年生活在城里的农村年轻人,受到潜移默化,对亲情的认知,便开始发生变化。近几年,很多农村人都在感叹,现在的亲戚越来越不亲了。 亲情的维系需要靠经常走动,所谓亲戚越走越亲,感情越走越近;如果互不往来,虽然不影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
近些年,有一种潮流正在悄然兴起,就是每到节假日,人们常常选择远出休闲旅游。而我,却截然相反,总是喜欢往最偏远的地方去,走访亲朋好友,体验民族风情。 难得有公休假,今年八月中下旬,我和爱人在家乡靖州周围的苗乡侗寨走了好几个地方。 人世间,最重
如今,父亲去世已经20年了,岁月的风雨让老屋更老了,更旧了。但是,我对老屋的感情却与日俱增,经常在梦中看到挂在走廊上的那两个红灯笼,念叨垒在楼板枋间的那个燕窝 每次回老家,尽管老屋没有住人,可我们都要去那里看一看、摸一摸、理一理、坐一坐,一切
就我而言,对在老家要有自己的房子有着更深的体会。 我的家乡并不美,是一个名字很好听,却十分贫穷落后叫做南山的小山村。以前之所以努力读书,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脱离大山、改变命运。 我只有三姐弟,上有两个姐姐。当时家里实在是穷,只有一栋很不起眼
近段时间,人民日报荐读的一篇文章《为什么要在老家留套房?》很火,很走心,说得句句在理,写得段段动情,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扉,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。 在老家为自己留一套房子,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,也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。不是我胸无大志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