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经网 Sccsbbs.Com-媒体聚合门户·谈论影响中国
  • 首页
  • 中国故事
    •    北京故事       川渝故事       云南故事       浙江故事       企业故事       余刚讲酒故事   
  • 中国收藏
    •    鄢宏如讲古瓷       名家作品赏析       发雕发明家黄鑫   
  • 中国歌曲
    •    中国歌唱家       著名歌唱家汇   
  • 名人
    •    周德文经济理论       黄怡竞       郭喜林       蒲裕敏       吴烈       沈宏胜       全球征文       肖炎方       名人汇   
  • 黄晨灏文集
  • 文旅
    •    现代作家       旅游   
  • 社科
    • 法制
  • 华商走世界
    •    浙商走世界       川商走世界   
  • 经济
    • 科技
  • 企业
    •    康安诺股份   
  • 医疗保健
    •  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      福美生物       新渔故事   
    • 周德文经济理论
    • 黄怡竞
    • 郭喜林
    • 蒲裕敏
    • 吴烈
    • 沈宏胜
    • 全球征文
    • 肖炎方
    • 名人汇
  • 腊八节里迎新年(2)

    自上古时代起,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(包括门神、户神、宅神、灶神、井神)的祭祀仪式,祈求丰收和吉祥。 据《礼记郊特牲》记载,腊祭是岁十二月,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。夏代称腊日为嘉平,商代为清祀,周代为大蜡。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,后来

    2019-01-14
  • 腊八节里迎新年(1)

    中国节日可谓多姿多彩、精彩纷呈,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个传统节日,几乎天天都在过节!这不,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不知不觉到来了。 为什么有腊八节这样一个节日呢?以前不知其意,近日,在追金庸《侠客行》的电视剧,更让我好奇了。 电视片主题非常明确,围绕

    2019-01-14
  • 心态,往往决定了人生的成败(2)

    秀才迷惑不解、迷雾重重。第二天,他去找算命先生解梦。算命的一听,连拍大腿说:看你还是趁早回家吧,这可不是好兆头。你想想,高墙上种菜,不是白费劲吗?戴斗笠打雨伞,不是多此一举吗?跟表妹躺在一张床上了,却背靠背,不是没戏吗? 秀才一听,心灰意冷

    2018-12-20
  • 心态,往往决定了人生的成败(1)

    雨后,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。由于墙壁潮湿,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。它一次次地向上爬,却一次次地又掉下来...... 第一个人看到了,他叹了一口气,自言自语: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?虽然忙忙碌碌,终是一无所获。于是,他日渐

    2018-12-20
  • 苗侗腌鱼,舌尖上的诱惑(4)

    于是,母亲颇有些失落,交代我们去老屋里看看那个腌鱼桶还在不在,她想制作腌鱼吃了! 那天喝喜酒,我们有口福,又吃到了色泽光亮、余味无穷、心心念念的腌鱼。只是很遗憾,那些年母亲一直用来做腌鱼的那个腌鱼桶早已脱箍散架了,再也没办法带回来。 不过,

    2018-12-09
  • 苗侗腌鱼,舌尖上的诱惑(3

    刚从深泥田里捉回来的禾花鱼,鱼腮还有很多泥土,肚里也有不少粪便。通常要把它们放在清澈甘凉的井水旁、或是在溪流里,用鱼笼放养一两天进行过滤,等到腮清肚净了,才把鱼挑回家。 制作时,先将鱼开膛破肚,除去内脏,加食盐、料酒、茴香等作料,晾至半干,

    2018-12-09
  • 苗侗腌鱼,舌尖上的诱惑(2)

    月余后返回取出,肉块不但不腐不臭,吃起来味道反而鲜美可口。从此以后,大家纷纷效仿,并不断改进腌制方法,沿袭至今。苗侗的腌鱼、腌肉等腌菜也就由此流传下来了。 苗侗人家擅长制作各种腌菜,以腌鱼最著名。这里的腌鱼以禾花鱼为原料。 禾花鱼是放养在稻

    2018-12-09
  • 苗侗腌鱼,舌尖上的诱惑(1)

    吃,是维护生命的一种需求,更是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。不同的民族、地域各有不同的饮食文化,尤以少数民族地区的美食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。 在众多美食中,腌鱼是最为挑逗味蕾的一道菜,也是苗族、侗族同胞招待贵客的必备佳肴!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

    2018-12-09
  • 做最好的自己,莫要盲目跟风(2)

   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,必须要做好自己,千万别轻易改变自己,如果我们一窝蜂地跟风,到头来,只会得不偿失,甚至给自己带来悲剧。 其实,生活中,自己才是唯一,做好自己才是王道。不要太过在乎别人是否在意自己,只要我们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了。 我们要清楚

    2018-12-03
  • 做最好的自己,莫要盲目跟风(1)

    从前,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,使得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而失去宠信,所以总是不敢多吃,每天都只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。 大臣们每天起床后,整装时,都是先要屏住呼吸,然后把腰带束紧,扶着墙壁站起来。 等到第二年,满朝文武官员全

    2018-12-03
  • 天上雷公,地下舅公:至高无上的“舅权”(4)

    儿媳的母舅家还要买一整套日用品如勺、碗、锅等送给女儿,作为其独立生活的礼物。 在分家仪式上,如遇兄弟互不相让,舅舅就会板着脸,拍桌子、踢凳子,当着众人劈头盖脸一通臭骂,给他们戴上不和睦、不孝顺、丢人现眼等帽子,外甥们只能洗耳恭听,然后分家仪

    2018-12-01
  • 天上雷公,地下舅公:至高无上的“舅权”(3)

    由于来的客人多,楼上楼下全摆满了长席,即吃龙头宴,有的甚至摆到了邻居家。但是,不管有多少席位,主人家堂屋里神龛下的那一桌,雷打不动、天经地义地是留给舅家的。 通常情况下,在这一桌陪客的房族最多,基本上是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人作陪,唱歌喝酒,最

    2018-12-01
  • 天上雷公,地下舅公:至高无上的“舅权”(2)

    所谓舅霸姑婚,就是姑姑家的女儿必须嫁给舅舅家的儿子,如果舅舅无子,才准许外甥女另配,但必须向舅家交纳一定的钱财。这一制度,既违背了男女跳月求偶、自由婚配,又危害子孙后代健康繁衍,是一种影响人类进步的不良古俗。 后来,由于发生了不少悲剧,终于

    2018-12-01
  • 天上雷公,地下舅公:至高无上的“舅权”(1)

    从懂事起,去走姐姐时,每次在一起吃饭,我总会被他们安排在上席就座。特别是这些年,每去一次,姐夫都还会邀请房族来作陪,而我都是坐在主席的位置。随着自己逐渐长大变老,外甥、外甥女们也结婚生子了,我的地位似乎更高、更受尊重了。 以前年轻,这样的排

    2018-12-01
  • “两袖清风”:好人没好报冤死(4)

    奏疏上呈后,明英宗还有些犹豫,说:于谦是有功劳的(谦实有功)。 徐有贞进言说:不杀于谦,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。 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。正月二十三日,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,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,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,并抄了他的家,

    2018-11-26
  • “两袖清风”:好人没好报冤死(3)

    下面,简单介绍一下于谦的一生: 于谦生于1398年5月13日,杭州钱塘人,字廷益,号节庵。 于谦的出生地离西湖不远,他死后也葬在这里,供后人瞻仰凭吊。因此,与岳飞、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。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拜谒岳飞和于谦之墓后,曾信口吟出赖

    2018-11-26
  • “两袖清风”:好人没好报冤死(1)

    两袖清风,在词典中的释义是两个袖子中除了清风之外一无所有,比如为官清正廉洁。 其实,这个典故来源一个真实的故事,说的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、一代名臣于谦 于谦在还没有被调进京城以前,一直担任地方官。按当时的规矩,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

    2018-11-26
  • 在坪朗村里品味神奇的苗族鼓舞(5)

    我第一次如此真实、零距离的看到了苗族鼓舞表演,深深地震撼了我。同时,我也为这里的同胞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而羡慕和点赞。这是苗族非物质文化的一种传承,更是最美乡村的体现和诠释! 长久以来,我曾在苦苦追寻一个世外桃源:世间最美的乡村究竟在哪

    2018-11-23
  • 在坪朗村里品味神奇的苗族鼓舞(4)

    村民尤为喜爱苗族鼓舞,孕育了州级苗鼓传承人,有苗族鼓舞表演队伍两支。今天,我们只看到了一群妇女的表演,其实,在这里,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家,下至几岁的小学生,无论男女老少,许多人都会打鼓跳舞。 2015年5月2日,随着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在坪朗村落成

    2018-11-23
  • 在坪朗村里品味神奇的苗族鼓舞(3)

    鼓声节奏明快,舞蹈动作敏捷,时而如行云雷电,时而又似高山流水,时而则像青山老松,刚刚还轻快清脆,继而却高亢激昂,声声鼓韵,曲曲舞魂,传递出苗家人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,让人看得如痴如醉、神魂颠倒。 尽管我是地地道道的苗族人,但我们那里的苗族却

    2018-11-23
    • 首页
    • 上一页
    • 55
    • 56
    • 57
    • 58
    • 59
    • 60
    • 61
    • 下一页
    • 末页
    • 共 62页1226条

编辑推荐

  • 谢陈业竹师恩当年考初中学雷锋

    谢陈业竹师恩当年考初中学雷锋

  • 刘明权刘勇王浩送美名给平台

    刘明权刘勇王浩送美名给平台

  • 口红哪抵春联红

    口红哪抵春联红

  • 荆州双江楚剧团 传承非遗新精彩

    荆州双江楚剧团 传承非遗新精彩

  • 临空港警枫桥创建故事:远程调解(1)

    临空港警枫桥创建故事:远程调解(1)

  • 临空港警枫桥创建故事:珍贵的入园通知书(2

    临空港警枫桥创建故事:珍贵的入园通知书(2

  • 临空港警枫桥创建故事:脚 步(1)

    临空港警枫桥创建故事:脚 步(1)

  • <strong>临空港警枫桥创造故事:百姓心中的“枫桥”(</strong>

    临空港警枫桥创造故事:百姓心中的“枫桥”(

关于儒经网 | 意见反馈 | 联系我们 | 技术支持:红墙信息 | 备案号:蜀ICP备16001277号-1

评论员投稿邮箱: 儒经网 黄晨灏< 499109669@qq.com >

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
Copyright © 2006-2025 by www.sccsbb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返回顶部